无总结反思,难成长进步。近两年更深刻感受到PDCA的重要性,最近读的《认知觉醒》一书也一直强调要做好个人总结,现在该是行动的时候了!
之前都是在公司要做绩效考评的时候才会做年度总结,而且大多是基于业务的,个人成长方面的总结不多。从今年开始,还是计划每年花一点时间,结合自身成长,总结一下过去一年的情况。我知道在这个时间节点才写年度总结,着实是有一点晚了的,然而考虑到当前公司的年终是到3月31日,所以似乎现在做总结也还不算太晚 :)
整体回顾
过去的一年,说变化也有变化,说没变化也没什么变化,总之整体感觉还是相对波澜不惊的。一些大体的情况如下:
- 经历了一次组织调整,换了三个主管,但是所负责的业务仍然没有变化
- 2021年度和2022半年度绩效都还可以,但是都没有获得晋升机会(不过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 2022上半年,由于有新开项目,所以虽然负责的业务没有变化,但是工作内容变多了
- 2022下半年,开始负责少量部门(最末一级实体组织)公共事务,包括组织日常团建活动和大促稳定性专项。整体事务不多,对个人成长有一定的助益,但是不多
- 项目多了,对接的开发多了,组内测试也由最初的4人增加到了目前的7人(含外包,而且中间外包有两次汰换,也挺折腾)
- 到目前为止,所保障的项目质量整体还OK,基本上都没有出现线上故障
做得好的
做得好的,主要从项目质量保障、个人成长和组内管理三个方面,简要记录一下相比之前有所进步的点。之所以说是“组内管理”,是因为我当前还不是管理者,而只是一个“组长”的角色,目前只是外包同学挂在我这里。当然,这个过程当中也仍然有一些从个人贡献者到组织贡献者之间的思想转变,所以过去的一年也在努力尝试提升自己的领导力。
项目质量保障:
- 积累了更多复杂项目支持经验,更能抓住项目过程中的重点,也能够更敏感地识别一些项目中的问题
- 项目过程管理的规范化,过去的一年一直在坚持,包括项目排期计划、项目测试准备和组内的质量月报
- 技术提效方面,个人的思路更加清晰,执行结果也更好。例如大促质量保障,自动化发现问题的占比有所提高(占30%~50%)
- 项目的总结多了,包括测试策略总结、项目过程总结和问题分析总结等
- 大促质量结果要好于上一年度,今年大促上线后的问题占比有所下降,整体过程也更加顺畅
个人成长:
- 执行力有所提升,工作效率也更高(专注很重要,在钉钉上新建任务并设置一个截止时间也很有帮助)
- 测试的专业技能有所提升,包括制定测试策略、准备测试用例和管理项目风险等(得益于支持复杂项目和带测试新人)
- 思维逻辑相比之前更加清晰,更能识别到问题的核心,并做出适当反应
组内管理:
- 面对面沟通上更有章法,主要是沟通前会做更加充分的准备
- 人员的培养上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主要是制定成长策略,帮助新人落地
- 人力的安排协调能够更有想法,包括结合项目需要和人员能力上的匹配等
有待改进
大致盘点了一下,需要改进的地方其实还蛮多的,但是很多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全解决掉的,所以这里只是先列一些高优先级的待改进事项:
- 有些时候在工作中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对外包语气较重,甚至对主管不耐烦。这个必须得改,不管何种情况,必须学会克制!
- 上一年阅读量有所减少,特别是技术类书籍,而且一些读过的书也没能及时总结
- 质量保障的体系建设还不够,虽然已经有了一些个人的经验和思考,但是缺少总结和输出
- 对组内成员的成长关注度还不够,需要针对性地提供建议和辅导
- 个人和组内都缺乏一个长远目标,需要在新财年开始前了解团队规划,然后制定相应计划后同步给组内
新年规划
- 一些做得好的要继续坚持,同时在日常反思中争取有所提升,特别是项目规范和个人专注力
- 完成重要科目的重新学习和总结,包括软件基础学科知识、软件测试和项目管理等,同时行业新动态也要持续关注
- 从更宽广的范围和更长远的目标来思考所负责业务的技术提效建设,争取能够有一些新的突破(可以和主管及同行多聊聊)
- 无论什么情况,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管是对身边的同事还是对家里人
- 业余时间多学习,包括领导力提升和逻辑思维提升等,相关书籍至少各自再读2本